黄家章(哲学博士、证券投资资深人士)
巴菲特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面对问题,阅读,思考,交流,寻找答案,是他每天生活的常态。他出席每年一度的伯克希尔股东会时,不过是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常态浓缩在半天的时间里。会上,提问者的话音刚落,巴菲特就能快捷敏锐、举重若轻地给出答案,显示出他的深厚功力。
所以,伯克希尔股东会能够开成地球上最大的股东大会,股东们今年参会的入场券昂贵(伯克希尔哈撒韦A在5月3日的收盘价为603000美元),已超出任何一届足球世界杯决赛的最贵门票价格,参会者仍是趋之若鹜,犹如投资智慧的嘉年华。
在5月4日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一如既往地面对多个问题,然后道出自己的答案,可圈可点处不少,有的令人拍案叫绝,有的令人深思与感慨。本文仅就我特别有感的几个问题与答案,陈述一些初步的感受与认知。
伯克希尔持有
近2000亿美元现金
今年一季度,伯克希尔总计交易了价值199.72亿美元的股票,买入26.91亿美元,净卖出172.81亿美元。目前,伯克希尔拥有1890亿美元的巨量现金,预计到6月底,还将提升到2000亿美元。对于公司不断卖出股票并持币观望,巴菲特给出的解释是,在美元利率很高的当下,没有找到足够吸引力回报的投资。
“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据说巴菲特有这么一句“名言”,我没有去翻书查证过这句话的英文原文出处,但我读到这句话后,心里一直嘀咕,巴菲特怎么会用到“永远”这个词?有些一知半解者一睹此语后,就将所谓的投资理解为随随便便买入一只股票,然后就长时间持有并幻想着因“永远”不卖而发财致富。结果在股市被一次又一次吊打,因“永远”持有而血本无归者大有人在。人在股市,是随时要为自己不到位的错误认知买单的。
巴菲特不是对其所买入的股票都长期更遑论“永远”持有的。他曾买入中国石油(601857)和比亚迪(002594),后来都清仓或分阶段卖出。现在,他又卖股比买股多,手持巨量的现金,要做的依然只不过两件事,择股第一,择时第二。该持股时稳如泰山,该持币时不见兔子不撒鹰,始终要保持两者的平衡,惟其如此,持股或持币时,才能保持云淡风轻的投资心态。
此景只堪追忆时
巴菲特用家常话谈到前不久逝世的芒格,谈到了他们两人的长期关系:“他对很多事物感兴趣,他对很多事物的兴趣比我宽泛。我和他过去曾一起做很多事:打网球、打高尔夫,我们在一起共度的时光也比各自独处的时候要更开心。”
确实,两个人相处,相看两不厌已是不易,能比独处时更高兴更开心,彼此成就,那就更好。巴菲特与芒格,可以说是过去百年里,人类投资史和企业史中的一对最佳拍档。他们用自己的知行思相互成就,犹如联手锻造出了各持一把的无形投资之剑,把握住他们心目和生活中的最好时代,超越周期,近乎天衣无缝般地双剑合璧,打造出伯克希尔这家堪称卓越的超一流企业。对于巴菲特来说,在投资领域,上阵不需父子兵,需要的是芒格。
他们创办的企业是可贵的,更可贵的是,作为跨世纪的罕见智者,他们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深刻的投资思想与人生智慧,已然陈列在人类思想宝库中。
今年股东会上,再无巴芒两位耄耋老人一唱一和的场景,此景只存在追忆中。恍惚间,巴菲特却习惯性地误将身旁的“巴菲特接班人”阿贝尔,称为“查理”即芒格。逝者虽逝,魂仍在。这是巴菲特一句发自肺腑的口误,却真切地反映了他对芒格的深情,也多少反映出巴菲特的思绪已多了一些留在历史遗光之中的部分,而不是一如既往精准地关注当下与未来――他毕竟是即将年届九十四的耋耄老人,口误是口误,口误未必是单纯的口误。
企业没有永远的董事长
岁月不饶人。巴菲特自称正在逐渐迈向退休的进程,他说:由于年事已高,我的阅读速度、体力和运营效率都在下降,比30年前低了很多,而且我不认识很多子公司的管理层了,如果他们有更好的人去汇报工作,为什么要来找我?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有永远的董事长,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也不例外。他今年没有谢幕,但这个谢幕时间,已经不再遥远。伯克希尔既是个人的企业,也是股东的企业,本质上则是社会的企业。说得更直接一点,巴菲特的财富现在是他个人的财富,终归则是社会的财富,他早已承诺把超过99%的个人财富无偿地捐献给社会,并已在分阶段不断兑现。所以,他将主动退休,表明了他的达观、通透、睿智、慷慨乃至无我,这种境界,于芸芸众生而言,可谓高山仰止。
“闭嘴”――
巴菲特给自己的忠告
在今年股东会即将结束时,出乎股东们的意料,巴菲特亮出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彩蛋――他举起了一块写着“闭嘴”的牌子,他说,这是他给自己的忠告。这真是意味深长的一幕,现场的意蕴,是他要收麦了,闭嘴,散会,各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超出现场的意蕴之一,是未来年度的伯克希尔大会上,他终会有不再出现的一天,是哪年呢?他只希望不是明年,所以,他笑着对股东们说:我不仅希望你们明年能来,我也希望我明年还能来。
语义的意蕴,有浅显的层面,有晦深的层面。维特根斯坦曾有言:“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我们就应该保持沉默。”善于单刀直入、始终追求知行合一的巴菲特,没有文绉绉地说出类维特根斯坦式的句子,却在今年和以往历年的股东会上,清楚或基本清楚地说了可以说的东西。对于接下来,尤其是未来,那些不可说的,他会闭嘴,他终将会沉默,一如每个生命的人生列车,终将抵达闭嘴沉默的终点――区别仅在于,闭嘴沉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智者如巴菲特,明智地选择了前者。
巴菲特在这次股东大会上,用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给自己的忠告。他虽非哲学家,却具有如维特根斯坦那般的哲学家风范,他们同是爱智慧的大家,是智慧的大宗师。这一点,让我久久萦怀、感慨万分。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