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男子称6岁儿子游戏充值19万元 打官司欲退款被判败诉

才艺展示 74853

  我们之前报道过很多小朋友瞒着家长往游戏大额充值的新闻,而日前东莞也有位爸爸,说自己有类似的遭遇。

  今年2月,东莞6岁男孩小新(化名),成为一宗案件的原告,向法院状告广东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称其借用爸爸手机游戏账号,充值19万多元,请求法院认定该行为无效,要求该公司退款。

  “我感觉不能退,(责任)推给孩子人家也是会调查清楚的。”“至少你得证明是孩子充的,像这种支付密码就不能告诉孩子。”街坊表示。

  小新的爸爸说,孩子是在家里大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游戏广告偷拿爸爸的身份信息,绑定了实名认证,为游戏充值19万多元。

  网络公司辩称,后台查的案涉游戏账户,实名为小新爸爸,该账号存在大量涉“喝酒”“做生意”“上班”等成年男性热证言论,即使存在小孩参与可能,家长也未妥善管理其支付信息。最终法院判定,在案证据不足以证明涉案充值行为,系小新本人做出,驳回小新的全部诉讼请求。

  “原告所提交的证据,没有办法证明相关消费确实是由未成年人做出的,例如消费和玩游戏的时间,有些是处于未成年人正常上学时间,以及游戏当中某些言论明显不属于未成年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法院认为,不足以证明这个消费是由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做出的,属于无效协议。”律师表示。

  判决下达后,双方均无上诉。而类似家长称孩子在网络平台误充值而要求退款的情况屡见不鲜。

  广州花都区的刘先生就在查看支付宝账户时,发现了多笔游戏充值。“那晚我打开支付宝一看,怎么我的花呗欠了一万五千多,打开账单一看,全部都是小孩下载的游戏买的皮肤,全部都是苹果商店扣费的。”家长刘先生说。

  惠州市市民周先生和妻子也同样发现自己9岁的孩子,使用家中老人的银行卡为游戏充值近20万元。“3月份到7月份,手机上的付款截图几百张。”周先生告诉记者。

  而该起案件的判决,亦为日后类似案件处理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思路。据了解,部分游戏公司确实有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的先例。不过有街坊认为,如果有人借机甩锅孩子,达成退款目的,这种行为是相当不可取的。

  “要么就从一开始就不要玩不要充,要玩了之后成年人了肯定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成年人自己充钱的话,还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街坊们说。

  律师认为,面对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等情况,成年人应当理性消费,对于家中有未成年人的,家长也应当对孩子保密与支付相关的信息。

  “第一成年人自己要理性消费,第二相关的支付密码也要做好妥善管理,不要随意告知身边的未成年人。另外,作为平台来讲,也可以进一步规范平台消费流程,尽量避免未成年人可以直接操作的环节。”律师表示。

  事件疑点重重,到底是谁为网络游戏充值,各有说法。但不管其中是否有其他隐情,19万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提醒各位街坊,网络游戏虽能一时放松身心,但需适时适度,更需要家长带头养成家庭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娱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