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据日前央视新闻消息,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玉米、大豆收获基本结束,水稻收获接近尾声。同时,全国秋冬种进度已超过98%,全国冬小麦面积将继续保持稳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今年是我国启动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各粮食主产区今年着眼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模式优化、品种选育推广、农机研发推广、耕作制度创新、相关技术服务、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综合提升粮食产能。
秋收基本结束,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从部分主产区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各地粮食单产提升效果初显,多省份有望全面增产。
从总产量来看,我国今年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江苏预计总产超过去年,突破750亿斤;吉林省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量有望达到850亿斤左右;湖南粮食产量有望超616亿斤,创近五年来新高。
多措并举提升粮食单产
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是直接决定粮食产量的两大因素。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玉米分析师李迎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粮食产能的提升主要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能力方面着手。
2022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2021年增加1052万亩。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粮食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越来越紧,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产。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分品种、分区域、分要素、分环节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各粮食主产区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举措陆续推出,吉林、内蒙古、江苏、湖南、湖北等省份均有相关实施方案出台,对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进行部署,多地提出具体的单产提升目标。
如吉林省提出,用3―5年时间,吉林农垦力争实现粮食综合产能提升2亿斤,带动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3.2亿斤。到2030年,实现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大面积提升,垦区玉米、水稻、大豆平均亩产分别达到750公斤、620公斤、215公斤。
再如湖南省提出,到2030年,力争全省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70公斤,比2022年提高30公斤、增幅7%;玉米平均亩产达到428公斤,比2022年提高46公斤、增幅12%;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90公斤,比2022年提高20公斤、增幅12%。
品种、耕地、农机、示范推广等成为各地部署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词。
如在品种方面,《江苏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将加快品种选育推广,引导品种研发方向与高产高效需求相匹配,遴选推广一批单产潜力大、高产抗逆强、稳产易种植的品种,提升良种供应保障能力。
在耕地方面,《湖南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提出,要围绕粮油产能提升,坚持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相结合,打造高标准农田。综合开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管护利用等建设,加快健全农田灌溉排水设施体系,优化农机作业条件,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在农机方面,吉林《全省农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要提升农机化作业能力。抓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落实,推动高端智能机具应用,重点支持智能免耕播种机、汽吸式精量播种机、玉米籽粒收获机、动力换挡拖拉机、丘陵山地玉米收获机、水稻智能有序抛秧机和深翻、动力耙等农机装备推广应用。
在示范推广方面,内蒙古提出要分区域分作物建立示范片,示范展示先进成熟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先进成熟技术模式示范田,为粮食成熟技术模式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单产提升效果初显
“今年以来,华北、东北地区多个粮食主产区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各粮食主产区的相关举措为保障秋粮稳产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霞说。
赵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是继续保证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各地持续实施“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政策,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守住耕地红线;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不断推进;综合改造低产土地,为粮食生产拓展了空间。耕地质量的提升,也进一步提高了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
其次是科学调整了粮食产能结构。经过农作物产能结构上倡导“稳稻麦、扩玉米、增大豆”的方向调整,粮食生产的产能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潜能进一步释放。
另外,各地持续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肥水协同是提升单产的核心技术,尤其是水资源压力较大的华北地区,在旱作节水、水肥高效、叶面喷肥等关键技术持续发力;良种在提高单产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各地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推进种业强国建设;农机装备提升也是藏粮于技的重要基础,农机作业服务的高覆盖率及技术装备升级为各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针对秋粮产量形成关键阶段发生的部分粮食主产区洪涝灾害,中央紧急下达了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基金,支持各省灾后恢复农业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今年粮食产能的稳定提升。
从各地统计情况看,今年各地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初显成效。
今年江苏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后,不少水稻高产示范片最高亩产超过1600斤,有望带动全省水稻亩产首次突破1200斤。今年江苏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四连增,预计总产超过去年,再次突破750亿斤。秋粮和全年粮食均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三增”好形势。
今年湖南粮食平均亩产逾430公斤,为近年来最好水平,粮食播种面积7145万亩,超计划任务10万亩,全省粮食生产可望全面增产。此外,四川多地传出单产提升捷报;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就李迎雪了解,今年玉米新粮达成增产预期,西北地区产量增幅达17.94%,南方地区增幅为13.02%,华北地区增幅为8.30%,东北地区增幅为7.58%。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虽有下降,但是单产能力上升,保持稳产状态。
李迎雪表示,今年粮食产能提升,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起到了稳固效果,另外种植户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从产业方面来看,随着今年秋粮上市,各从业者对增产的意见达成一致,新粮上市后,市场供应较为宽松。
赵霞表示,未来提升粮食产能还需要从政策支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粮食全产量减损与消费端节约等方面着力。
首先在政策支持方面,在完善支持存量的基础上,扩大支持增量,即增加支持资金投入、出台新的支持措施,既要保证较强的支持力度,又能提高支持精准度,尤其是在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方面,设计增量补贴体系,推进粮食生产技术动能转换,培育新生产力。
其次,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要持续变革,继续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改变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通过统一整地、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集中分配等模式,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技集约配套,让有限土地多产粮、产好粮。
再次,强化粮食全产量减损与消费端节约引导。在产业链层面,要从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完善产后烘干存储服务,增加储粮技术支持倾斜,加大产后服务补贴力度。优化粮食流通布局,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粮食运输流通体系。
(实习生黄婷婷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