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回来了?那些逆势布局的基金们已经开始“回血”

才艺展示 88848

  金融界

  权益市场或正酝酿机会。

  盘点4月,沪深市场主要指数全面上涨。31个申万一级行业16个行业上涨,涨幅前五的行业为房地产、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银行和轻工制造。

  

  (4月各主要股票指数月涨跌幅情况,数据来源:iFinD)

  得益于近期A股市场企稳回升,不少基金也成功“收复失地”。

  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场有超14000多只基金实现正收益,超2000只基金净值增长超10%(截至5月20日)。基金发行市场也迎来暖意。截至2024年4月末,公募基金发行份额已连续第2个月超1000亿份,3-4月累计发行份额已超过2900亿份。

  逆向布局“优质资产”重现价值 

  主动权益基金在连续下跌2年后,今年2月以来,市场逐步反弹,不少基金净值逐步修复,主动权益基金赚钱效应逐渐好转。

  然而,近年来,A结构化行情愈演愈烈,这也使得公募基金业绩呈现出极端分化。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首尾业绩相差超60%。受益于AI浪潮、港股十连涨、银行和资源股高股息红利等板块的业绩爆发,提前布局的基金产品也为持有人带来了较好的投资体验。

  事实上,公募基金的“冰点期”都暗藏转机,勇做逆行者提前进行“逆周期布局”意义凸显。

  “有相当多的行业及优质公司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中长期配置价值,经济的回升将给市场上行注入新的动力,市场有明显的企稳迹象。我们认为整体市场的估值水平较低,隐含了较为悲观的业绩增长预期,我们乐观对待低预期下的收益率空间。我们欣喜的看到上市企业开始关注经营质量和分红,带给投资者切实的回报,回归投资的本质。”嘉实基金价值投资总监谭丽表示。

  业绩回暖的背后,那些一直被基金经理青睐的“优质资产”价值正在回归。

  据中国银河证券・中国公募基金长期业绩榜单显示(2023.5.1--2024.4.30),由谭丽管理的嘉实新消费,近1年在消费行业股票型基金A类中排名第二(2/38)。 深度聚焦港股的嘉实港股优势混合,近1年在港股通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三(3/40);嘉实沪港深回报,近1年在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五(5/222)。聚焦绿色,2023年3月发行的嘉实碳中和主题基金,近1年在低碳环保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二(2/32)。价值风格的嘉实主题混合,近1年,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四(4/225)。

  挖掘结构性机会 迎来配置行情 

  随着股票市场信心持续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也由保守迅速切换到进攻思维,基民的“牛市思维”显现,愈加关注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

  近1年以来,在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产品中,嘉实基金有超50只产品收益率超5%。

  市场上较为稀缺、聚焦资源的嘉实资源精选,近一年收益率为29.32%。嘉实新消费、嘉实价值精选、嘉实港股优势、嘉实产业优势、嘉实沪港深回报等产品近1年收益率均超10%(数据来源:经托管行复核,截至5月20日)。

  截至2024一季末,嘉实基金在A股先进制造、信息软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重点行业的主被动产品合计持仓市值超1600亿元,重点投向包括科技+制造、新能源、国防军工、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核心领域。

  而作为首只全球互联网主题的基金,嘉实全球互联网近1年收益率48.83%(数据来源:经托管行复核,截至5月17日),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 125.40%,跑赢同期基准回报63%(数据来源:2024年一季报)。嘉实美国成长近1年收益率为42.72%(数据来源:经托管行复核,截至5月17日),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49.70%,超越基准回报12.71%(数据来源:2024年一季报)。2023年成立的嘉实全球产业升级,近1年收益率为40.36%(数据来源:经托管行复核,截至5月17日),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 43.05%,超越基准回报31.09%。(数据来源:2024年一季报)

  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有? 

  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投资者信心明显修复。接下来,哪些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展望后市,嘉实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认为,互联网及其他港股科技行业经过超预期估值下杀,在宏观预期的反转之下会有更大的估值弹性。中国参与更深的“再全球化”会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龙头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而一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目前明显低估,酝酿着巨大的潜在回报。

  对于近期大热的资源品类,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刘杰表示,每个资源品种都有自己的逻辑,但大的框架还是供给格局和约束,以及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带来未来盈利的空间以及弹性。

  深耕港股市场多年,嘉实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张金涛建议,港股迎来反弹,反弹主导是对估值的修复,对之前过度悲观预期的修正。张金涛分析,尽管反弹幅度较大,但因为之前市场跌幅较多,很多板块的估值还是处于中枢以下的较低位置。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市场从反弹到反转,一般不会一蹴而就,行情总会所反复。短期市场起伏不定,但长期来看,市场总体上是螺旋式向上的。

  当前市场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A股韧性的逻辑和持续性,关注经济基本面数据的变化。